国家能源氢能及氨氢融合新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

预告:《富硅生物质衍生硬碳用于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专题讲座即将召开


一、报告时间

2025年9月11日 14:30

二、报告地点

仙湖实验室科技主楼303会议室

三、参与对象

仙湖实验室全体师生;欢迎各领域、各行业的科研人员、工程师、科技管理人才等。

四、讲授内容

富硅生物质衍生硬碳用于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

Silicon-Enriched Biomass-Derived Hard Carbon for High-Capacity Lithium-ion Battery Anodes

本研究将大麦壳(BHs)为原料制备的富硅硬碳用于锂离子电池(LIBs)的高性能阳极材料。通过系统掺杂将二氧化硅以不同比例掺入碳基体中,所得复合阳极的比容量显著提高,在C/5倍率下达到1382 mAh g⁻¹,远超商用石墨。二氧化硅与碳之间的协同作用有效缓解了SiO₂的体积膨胀,确保了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的提升。使用NMC622作为阴极组装成全电池,其性能表现优异。在C/10倍率下,能量密度为385 Wh Kg⁻¹,且在1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仍达89%,超越了传统的石墨基电池。阳极的制备方法简便易实现,仅需要简单的碳化和机械混合,无需复杂的合成步骤,因此适合大规模生产。对比电化学分析显示,所制备的阳极在比容量和倍率性能方面均优于石墨,使其成为一种可行且可持续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LIB)阳极的替代材料。

五、报告人简介

巢毅敏教授,佛山仙湖实验室领军科学家,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皇家化学会纳米科技组主席,英国高等教育研究会会士。曾担任东安格利亚大学(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教授会成员,纳米材料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担任第4届国际纳米含能材料会议主席,第35届国际热电会议分主题主席等,多次应邀在国际会议作大会报告和邀请报告,是英国皇家化学会纳米组年会的主要组织者并担任2019年年会主席。

在三十多年的研究生涯中,研究兴趣涵盖纳米材料的生成机理及界面调控,纳米材料的热电、光电性能及其它物理化学性能与纳米粒子构成、形貌的关系,以及纳米材料的工业化应用,形成了产、学、研、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特别是在纳米硅的锂离子存储动力学机理及其作为高容量电极材料的关键技术方面有独到的研究。

六、联系方式

0757-81229090
图片
共同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