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下午,佛山市高级中学120余名高二学子在副校长郝海龙带领下走进仙湖实验室开启研学之旅。
此次活动由佛山仙湖实验室与佛山市高级中学联合主办,旨在通过近距离走进科研机构,助力同学们打开前沿科技视野,点燃科研热情,激发大家对大学生活的向往,激励大家全力冲刺高考。
实验室党政办副主任郑晓玥与主管姜源带领同学们参观科技展厅。当各种科研材料与高科技设备映入眼帘时,这些高中课堂鲜少触及的“科技宝藏”瞬间点燃了同学们的好奇心。他们俯身观察储氢瓶的特殊构造,驻足研究氢燃料电池的核心组件,在互动中流露出对未知领域的强烈探索欲。在讲解中,同学们系统了解了实验室“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与“氨氢融合新能源技术”两大研究主线,深入探究氢燃料电池汽车从研发到应用的全链条流程,以及氨氢融合新能源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原理,对氢能产业的广阔前景有了全新认知。
移步至氢能燃料电池汽车展示区,几辆氢能燃料电池汽车立刻成为全场焦点。姜源主管深入浅出地解析氢能汽车的行驶原理和关键部件,让同学们对氢能料电池汽车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参观科技展厅后,仙湖实验室燃料电池结构组件研究室主任、广东省人大代表、佛山市高级中学科学导师李光福教授为大家带来了《氢能技术创新与人才培育》专题讲座。他以“扎实的基本功是创新的基石”为切入点,结合自身科研经历,详解氢能产业的未来蓝图——从氢燃料电池的技术瓶颈突破方向,到产业链上下游的就业机遇,鼓励同学们将个人成长与国家战略需求相结合。
在南部园区的氨氢融合零碳燃烧技术中试平台,工程师杜衍飞、李智锐带领同学们见证了“科技改变工业”的生动实践。当了解到实验室研发的氨氢燃烧技术已成功应用于陶瓷行业,同学们纷纷感叹科技对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意义。
在仙湖实验室孵化企业广东光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由公司组织了何余露博士、董国帅中级工程师、周文仪产品经理、申梦秋行政高级专员等组成导师团,带领同学们参观了粤港澳大湾区首条100MW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量产中试线的高效运转,让大家直观感受到光伏制氢等前沿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震撼过程。
此次仙湖实验室之行,同学们纷纷表示,今天通过了解氢能、新能源领域最新技术进展,并与专家们面对面地交流,探索科学技术问题、探讨能源问题,点燃了自己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坚定了自己奋发学习的信念。
佛山仙湖实验室高度重视青少年科学教育与人才培养,力争通过实地参观、专家讲座、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为青少年搭建起探索科技前沿的平台。实验室未来将继续开展系列科普活动,将基础教育与前沿研究相融合,鼓励青少年在氢能及新能源领域深耕,为国家绿色发展与人才培育贡献力量。